开馆时间:周一13:30~17:30;周二至周日8:00~20:30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下简称《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在中宣部支持指导下,由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该项目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本丛书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经史子集四部要籍和四部之外的其他典籍,从中慎重选择在哲学、文学、历史、科技等各个学术领域,具有重大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一百部经典著述,经过精到的诠释,向全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推荐。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书主要分为导读部分和六十四卦经传解读。以易传的解经原则为法,取象、取义、爻位三者结合,发挥义理,全书通俗易读,将学术性和普及性很好的结合。
《老子》一书的解读人是王中江。
《诗经》由诗经研究专家李山教授导读。作者的导言从诗经定义、诗经是精神文明进步的结晶、诗经六义、三百篇的四重精神和谐、诗经的艺术、历代诗经研究六个方面全面介绍了《诗经》的内容、价值和影响,又兼顾风雅颂各体,精选200多篇,进行文字注释和诗篇点评,通俗易懂,有不失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吸收。其特色之处,是精彩之处,辑录或添加自己的眉评,有助于对诗经语言文学艺术的把握。
《论语》一书的解读人是钱逊。
《孟子》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解读。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梁涛教授对孟子其人、其书介绍、注释正确、清楚,能够反映当前《孟子》研究新成果。善于提炼孟子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引经据典,旁搜博采,又通俗易懂。把握精华,提炼得当,解说精到。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奉为“百世兵家之师”。 本书系我国当今古代军事史与《孙子兵法》研究专家黄朴民先生所著。包括导读、《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注释(含必要的文字歧义说明)、点评以及三个附录。本书从总体上正确把握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学术价值、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各篇逻辑严密,文从字顺,生动流畅,有利于经典文化的普及与弘扬。
《庄子》由陈鼓应先生解读,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等部分。陈鼓应先生对庄子其人、其书介绍、注释正确、清楚,能够反映当前《庄子》研究新成果。善于提炼庄子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引经据典,旁搜博采,又通俗易懂。把握精华,提炼得当,解说精到。
该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读,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史记》在史学及文学方面的成就、史记的撰述宗旨及流传等内容。第二部分从《史记》中精选二十八篇(均为节选),五体皆备,展现《史记》体大思精的内容和结构,并加以注释、点评。
《管子》是管仲学派的集体创作,托名管仲。汉刘向编《管子》86篇,今存76篇。本书选录29篇,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孙中原教授解读,突显其哲学人文学精华,分哲学、经政哲学、法律哲学和军事哲学四编;概括相关文献,汲取最新成果,文字通俗,可读性强。
【来源】网络
上一篇:《共产党宣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