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市图书馆所见
来源:腾冲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04-28 阅读次数:0
蔚蓝的天,洁白的云,云之下是腾冲市图书馆。踏入馆内,脚步便不由的放轻。志愿者全聚在大厅,彼此善意的一笑算是久违的问候。大厅里悬挂着宋代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大家的话题便从这四句话开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言简意宏的话语,展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担当,可谓是影响深远。虽然来过几次图书馆,可像现在这样聆听馆内阅览室、藏书阁以及其他活动室的讲解还是第一次。我先前总以为,在如今这个手机电脑成为必须品的现代,大多人都已习惯直接在网上阅读,好好读一本书或是在图书馆看书的人应该不多。然而,出乎意料,轻轻走过一间间书室,眼里全都是沉浸在书里的人。耄耋老者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不时扶一下老花镜,他们祥和地在书里徜徉,这是喜爱读书的人才懂的乐趣。还有那些黄口小儿,手捧书本安静极了,他们早已到书中的精彩世界里神游。

这种时候,我们也喜欢停下脚步,享受两边被书架围住,四周被纸墨香味萦绕的时光。漂浮在空气里的光线洒落在书页的剪影上,显得苍老又宁静。那股实实在在的书香,就这样吸引着每一个置身馆内的人。听说,只要有借阅证,许多心仪的书,除了在图书馆阅读,还可以借回家看,志愿者们心就痒痒的,巴不得快去办好一本借阅证。
图书馆里,除了看书的人,学习的人也不少。这里算是一个大型的自习室。每个人择一位子,就可以埋头苦学。洒在桌案上的光,让笔尖匆匆走过的地方,全化成一朵朵蔷薇的样儿。或许,安静的氛围能让人专注,又或许学习是会被传染的,在图书馆里学习,自我约束会油然而生,学习效率也总会比在其他地方强。如果经常到图书馆学习,心理肯定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暗示。让人的修养也会慢慢得到提升。

在书法家协会展室,我们欣赏到腾冲书法协会的老师们书写的作品。作品主要以楷、行、草书等为主。楷书晋唐风韵犹存,行书似行云流水。腾冲书法家协会主席贾志伟先生给大家介绍了这些与时俱进的书法作品后,又带我们到了二楼活动室,那里有书法协会个人收藏的拓片展。先生现场给我们讲解了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拓片知识。

同时,还细致地讲了展室里出自隋朝、宋朝、明朝以及民国时期一些名人的每一幅拓片背后的故事。以拓片展出来了解腾冲文化的确是一次难得的的机会。为了让我们有更直接的感触,贾先生还允许我们用手指轻轻触摸他收藏的拓片。手摸着作品中凸起的部分,似乎已经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在拓片展上,我们看到了李根源、张问德、刘楚湘、于佑任等人的书法真迹,特别震撼。
回味着墨拓流芳,我们穿过走廊,来到图书馆的又一间活动室,才进门,入眼的便是超长玻璃窗外绿意盎然的大树。树干虬劲,树枝向四周延展,就连旁枝都比一般的树还要粗。这颗大树少说也有数十年了,树叶泛着不同颜色的绿光向天而生。大树婆娑着,树影间似有南风吹来,真可谓“心涤荡以慕远兮”。树的美被恰到好处地收进窗子里。时间也因这绿色的景变得慢了。

那扇最美的窗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聊着自己工作之余的公益领读趣事,诵读以奉献为主题的诗文。文字里的情感和智慧由耳入心。其实,每一位志愿者都明白,在每次带着孩子走进经典时,那些跨越千年的圣贤也给我们讲诉着生命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那种重回精神故乡的感觉,有静美,有笃定,也有从容。